活了30年才知道:不穿的衣服这么值钱,以前都扔了,太浪费了!
衣柜塞爆却舍不得扔?6月12日,国家发改委一纸《旧衣回收利用实施方案》把“旧衣山”端上台面:2025年回收率必须冲到30%,波司登、雪中飞立刻把旧羽绒服折价300元回收,抖音#旧衣改造#播放量飙到50亿。
衣柜塞爆却舍不得扔?6月12日,国家发改委一纸《旧衣回收利用实施方案》把“旧衣山”端上台面:2025年回收率必须冲到30%,波司登、雪中飞立刻把旧羽绒服折价300元回收,抖音#旧衣改造#播放量飙到50亿。
一个高大硬朗的男人,穿着一身酷黑的功能性外套,站在那儿,像一座沉默的山。然后,一只蝴蝶,一只小小的、带着荧光的蓝色蝴蝶,就那么轻飘飘地,落在了他的胸口。
购物车里三件羽绒服款式相近,价格却差了好几倍,愁得她直挠头,“明星同款折扣大,评论说会钻绒,”她对着屏幕嘟囔。
后来有人扒出两款衣服的参数对比,更让人觉得不对劲阿迪那件短款羽绒服卖579元,填充物是鸭绒,蓬松度600+,绒子含量80%;而雪中飞有件差不多的短款,才卖519元,蓬松度680+,绒子含量还到了90%。
1620亿元,这是2023年中国羽绒服的成交总额,相当于把北京三环内所有住宅再卖一遍。
“零下五度,我穿件旧棉袄挤地铁,旁边姑娘的始祖鸟亮得晃眼,标价八千八。”这是上周北京早高峰,我亲眼见的。同一天,京东弹窗:高档羽绒服成交暴涨三倍,1500+价位段抢走三成市场。我脑子里嗡一声:到底谁在买?又为什么非要买这么贵的?
天冷了,人还在穿五年前的羽绒服,真不是你舍不得扔,是你根本不知道现在这玩意儿能加热、能回收、还能穿出街拍爆款。
冬季羽绒服作为保暖核心单品,常面临诸多使用痛点。许多产品在长期穿着或洗涤后,羽绒易发生结坨、沉积现象,导致保暖层分布不均,形成锁温盲区,影响整体保暖效果。此外,羽绒移位、跑绒、蓬松度下降等问题也屡见不鲜,不仅降低穿着体验,还缩短服装寿命。这些缺陷源于原材料筛选
八年过去,坦博尔摇身一变,成了“中国第四大本土专业户外服饰品牌”。
北方气温骤降,冲锋衣、羽绒服热得像刚出炉的爆款。冲锋衣成了过去两年中国服饰市场最“火”的单品,几乎每个品牌都想蹭到这波户外热潮。
你花两千块买的羽绒服,可能三年就塌了,不是你运气差,是你根本不知道它有多娇气。
网友菲菲就表示,这几年对双11感官不太好,“很多时候确实买到了便宜,但过程中又是调闹钟,又是抢卡点,很累。但今年不一样,大促早早就开始了,看了下促销周期被拉到史上最长的5周,可以不用那么赶节奏抢时间去囤货了。”
天猫团队最近集体到灵隐寺烧香,祈求双十一前尽快降温,好让今年购物街多冲一冲销量。
品牌宣布金·琼斯出任全新系列AREAL的创意总监,这位操盘过LV男装、Dior男装、LV×Supreme联名的人,第一次把主战场搬到国产羽绒服。
10月20日,波司登宣布任命Kim Jones为新创设的高级都市线AREAL创意总监,并同步推出全新高级都市线AREAL系列。
近期,央视《财经调查》栏目曝光有不法羽绒服商家“以丝代绒”;随后,浙江湖州、江苏南通陆续有服装厂被官方调查,其羽绒服不仅“含绒量为0”,还掺杂“猪毛”“狗毛”来给羽绒服增重。
近日,有消费者向黑猫投诉[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]表示,其在雪中飞官方旗舰店购买了一件羽绒服,收货后却发现了“诡异”的问题:羽绒服吊牌上写着“雪中飞”,但标签上却印着“雅鹿”。
十月刚过,北京的夜风已经刺骨。商场橱窗里羽绒服提早上架,电商首页早早挂出了“冬装特惠”。在天猫、京东、抖音上,羽绒服类目销售曲线全面拉升,而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是:价格,终于降下来了。在小红书上,“羽绒服回归正常价”成为热帖。有人晒出对比:去年的1699元波司登
别急,钱包先按住。9月巴黎首秀那批货,国内要等到11月才上架,且量极少,SKP店员已经放话:“想试穿?
刚刷到#今年最想要的羽绒服出现了#热搜时,本以为又是营销噱头,直到点开波司登与设计大师Kim Jones的联名系列——瞬间懂了什么叫“一眼沦陷”,这哪里是羽绒服,分明是把高级时装的质感和日常穿的实用性焊死了!